每次規劃露營行程,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。露營不像在家裡,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;在戶外,一切都得精打細算。
首先,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,特別是夏天,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。
而空間有限,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,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。再來是菜色的選擇,既要簡單易煮,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,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。
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,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。
以前光是備料,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,真的非常辛苦,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,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,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,但是事前處理(切菜,清洗)真的很繁瑣
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,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;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,非常簡單,不用過腦,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,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,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,讓我非常好奇,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,有胡椒鴨、麻辣鴨、薑母鴨、洋蔥鴨,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,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,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。
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。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,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。
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,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,而且不會過於油膩,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,也不會感到負擔。而且,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,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,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。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,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,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。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,就是他啦,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!
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,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,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,就可以快速搞定啦。
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,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,整個環境都非常好,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,就非常大推,而且帳篷用品,都已經架好,老闆服務真的很好
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
地址: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
預約住宿電話: 0921 313 067
在露營的當天,我負責準備餐具,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,說真的,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,一定要先解凍,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。
看看這個分量,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,還是滿出來了,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,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,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,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,光是等水滾,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。
所以加熱到一半後,感覺鴨肉沒那麼硬,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,不然烹煮太費時了
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,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,果然就如官網說的,整隻鴨下去調理,真心不騙。
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,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。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,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,直呼「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!」
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,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。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,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,這一刻,我想,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。
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
露營中餐-踏輕洋蔥鴨調理包
**外觀**
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,搭配一整隻的鴨肉,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。湯的顏色偏金黃,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。
**鴨肉份量**
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,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,肉質細緻多汁,輕輕一咬,豐富的肉汁和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更特別的是,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,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,,湯汁浸潤其中,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。
**湯頭口感**
湯頭非常柔和,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,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,溫潤而不膩口,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。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
推薦搭配蓮藕、甜玉米和菠菜,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。飲料方面,建議搭配檸檬水,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。
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-胡椒鴨,有了昨天的經驗,這次退冰後,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,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
說實話,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,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,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,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。當湯鍋滾開時,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,朋友們調侃說,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「香氣宣傳大使」。
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,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,每一口都是享受,這樣的香氣和滋味,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,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。
露營中餐-踏輕胡椒鴨調理包
**外觀**
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,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,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,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。湯底的顏色清澈,帶著淡淡的琥珀色,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。
**鴨肉份量**
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,肉質鮮嫩,煮得剛剛好,不會過老,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。
**湯頭口感**
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,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,溫暖而不嗆,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,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,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。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
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,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。飲料的部分,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,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。
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這次的露營旅程,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。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,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。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,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,溫和卻令人難忘;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,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,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。
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,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,一邊聊著天,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,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,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、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。這次露營,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,而這兩道鍋物,真的超值得,份量大,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,省去備料的時間,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。期待下次露營,帶上更多美食,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。
踏輕胡椒鴨湯頭清爽濃郁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,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,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。想像一下,在微涼的山林夜晚,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,微風輕拂下,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,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。而**踏輕鍋物**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!
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?首先,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,操作也超簡單,只需要熱水煮沸,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。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、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,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。胡椒鴨的辛香溫暖,洋蔥鴨的甘甜入味,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,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,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。踏輕洋蔥鴨試吃影片分享
除此之外,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,湯頭濃郁卻不油膩,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。露營時,溫度往往會較低,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,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,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,給你滿滿的能量。更棒的是,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,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,不僅滿足了味蕾,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。踏輕胡椒鴨口感濃郁推薦
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,只需短短幾分鐘,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。當你在帳篷旁,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,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。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,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,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。踏輕洋蔥鴨露營火鍋調理包
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?立即選擇踏輕鍋物,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,無論在哪裡,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!現在就行動,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!踏輕洋蔥鴨露營必備食材
飛燦爛天空跑美麗青山, 知道大事沒變夢想。 給明月問知音, 交朋友說百花。 >>>更多美文:自創詩
我喜歡蹭網,時間長了,難免被網友們五花八門的Wi-Fi名字驚到。 “取個什么名字呢”是覆蓋我們單位的一個360Wi-Fi信號,我在虛無縹緲的信號波中,仿佛看見一個活潑少女,手托香腮,思緒飛揚。呵呵,待我一朝信號在握,一定傾灑才情無數,為你取個響亮的名字。 在我們小區,有一個超強的信號“jiu shi bu rang lian”,其主人難道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叛逆少年,幻想著唯我獨尊、獨行天下?哈哈,一朝密碼被我識破,“就是不讓連”,我讓你只能成為一個傳說! “密碼我知道”是朋友家附近的一個很弱的信號,主人是一個中年人,他似乎在直言,沒有告訴你密碼,你就不要絞盡腦汁亂連。嘿嘿,遇上我這行家里手,一旦獲取你的Wi-Fi密碼,我一定給你改成“密碼俺也知道”! 去朋友家,我想臨時用一下他家的Wi-Fi,就直問:“你家密碼是什么?”朋友答:“沒有密碼。”我再問:“密碼到底是什么?”朋友再答:“就是‘沒有密碼’。”我惱了:“不可能,你的信號顯示已經加密了。” 朋友笑我不可理喻,便拿出紙筆,寫了一行字:“mei you mi ma。”我瞬間暈倒…… “逗”是一種情懷,可從中窺見人間百態,或灑脫,或幽默,或張揚,或執拗,都體現了人們對生活的態度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故事
從包頭出發,一路向東。經岱海,過長城,我們終于走上山巒迭起的豐沙鐵路線。 看著呼嘯而過的列車,在高山深谷中蜿蜒穿行,聽著山下永定河奔流不息、跳躍歡歌,大家的心情也開朗起來。 前面飄揚著步行宣傳隊的旗幟,旗手是大李,中間走著四個女同學和四個男同學,最后面走的是隊長朱顯。朱顯個兒不高,挺敦實,年齡數他大。隊里應急用的干糧袋、藥品盒都由他背著。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,我們穿過了一號隧道,準備停下來歇息。隊長從后面趕上來說:“先別歇著,再過一個隧道,就是今天咱們落腳的下渠村,大家再堅持一下。”坐在地上的幾個女同學嘟囔著,誰也不去搭理他。別看隊長平時敢為人先、吃苦耐勞,但在幾個女同學面前,顯得無能為力。 隊長放下行李,討好地說:“姐妹們,要不咱們先唱個歌,咋樣?” “唱啥唱?都快喘不過氣來了!” “咱們唱個簡單的,下定決心,不怕犧牲,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!” 大家都悶著,誰也不吱聲。這時旗手大李站起來說:“來吧!咱們都聽隊長的,提提神兒。”幾個男同學附和著一起唱起來。 唱一遍,大伙兒來了勁,又唱一遍,情緒格外高昂。大李趁勢打趣說:“前面有個英雄連,連隊里有大饅頭等著我們呢”。 “是嗎?趁天明,咱們還是少歇一會兒。不然,就吃不著大饅頭啦!”男隊友跟著嚷嚷,女同學聽說有解放軍的大饅頭吃,激靈地站起來就走。一會兒工夫,就走到二號隧道口。路邊的警示牌上寫著“速過”兩個大字,下面標注1330米。 “哎呀!還有三里路,這要比剛才的隧道還長出一倍多呢!” “快走吧,這兒可是野狼出沒的地方,你們不怕就歇著。” 旗手大李說著就朝隧道里走去,女同學也急忙緊走幾步陸續跟上。大家走著走著,感覺隧道里空空蕩蕩,再往里面走,回聲就越來越大。走在前面的女同學,借著回聲的效果來了興致,大聲念起《紅軍不怕遠征難》的詩句。一會兒,后面的男同學也摻和進來。說笑聲、朗誦聲此起彼落,聲響震蕩著整個隧道。 突然,隧道里一下失去了光亮,眼前一片漆黑。就聽得后面隊長猛喊:“火車來了,火車來了,快靠墻!快靠墻!”大家本能地靠在隧道邊上,生怕背著的行李被火車刮著,就一個挨著一個,屏住呼吸,一動不動。當那條瞪著大眼的鐵龍呼嘯而來時,隧道開始劇烈地顫動。我用力抓向墻壁,手里仿佛觸到一層松松的、軟軟的泡沫,一下飛落在身上。我哆嗦著,閉上雙眼,雙手使勁摳住墻壁的縫隙,把整個身子緊緊地貼了上去。一分鐘、兩分鐘、三分鐘、五分鐘,直等著那裹挾著刺鼻油煙味的隆隆機車漸漸遠去。 還沒緩過神來,又聽隊長在后面大聲喊著:“緊挨著,別回頭,快點往出走!”大伙兒真是聽話,繃著勁兒一個接一個地走出隧道。 一出洞口,你看看我,我指指你。黑黑的臉,黑黑的手,像是從魔洞里跑出來的黑鬼,一個個笑得前仰后合、不能自已。 你想,這豐沙線已經通車十多年,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資和煤炭要經過這隧道運送出去,隧道兩面的墻壁,早已被火車噴出的煙塵厚厚的覆蓋了。 天色開始變得灰白,月亮悄悄地升上了天空。不遠處的鐵路巡道房也亮起燈光。房門口站著一個年輕人,看見我們黑著臉走過來,連忙招招手,并會意地打開了門前的水龍頭。在一陣忙亂和嬉戲中,各自洗去臉上的黑灰,恢復了原有的模樣。 隊長想著打聽下渠村的情況,見小年輕要進屋,就拉上我和他一起跟了進去。巡道房是內外兩間,外屋很寬敞,擺著一些鋪板和巡道工具。走進里屋,像是住家,有柜子、有火爐,土炕上坐著一個抽旱煙的老師傅。聽說我們要去下渠村,老師傅不緊不慢地說:“去下渠村呀,可要先過前面的七號橋。過了橋,還要向南走上五里路。”隊長一聽,有點發愣,地圖上的一個小點點咋和實際距離有著這么大的差別。 外面的隊友聽見屋里有動靜,就陸續走了進來。老師傅看了看大伙兒,拿起煙袋磕了磕,吹一吹說:“天要黑了,你們不能再往前走了,前面盡是山洞、大橋,很危險。” “那咋辦呢,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,吃住都是問題。”女同學猶疑地看著隊長。 小年輕說:“你們就聽我師傅的,他是這兒的老職工了。” 老師傅拿起旱煙袋深吸一口,拉長了聲音說:“天一黑,大橋那頭就不讓過人了。今晚,你們只能在我這兒湊合一宿。” 女同學聽說要住在這個簡陋的巡道房,顯然很不情愿,沖著隊長發起牢騷。老師傅一聽也來了情緒:“咋,還嫌這兒苦啊!你們知道當年修建這條鐵路有多苦嗎?” 老師傅說著用力吹吹煙鍋,又按上了煙絲。 “十二年了,這豐沙鐵路真有好多人不知道的故事。” 大伙兒聽著,用期待的眼光看著老師傅。 “這條鐵路呀,是從1952年開建,到1955年建成,先后有四萬多戰士和民工參加了建設。在這一百多公里的鐵路上,共架設了八十一座橋梁,鑿通了六十五個隧道,犧牲了一百零八位戰友。” “哦!平均一公里要犧牲一個人呀!” “可不嘛,光這二號隧道,一次就犧牲了二十二個戰友。” 老師傅說到這兒,深吸一口煙,又嘆出一口氣。 “就是前面的洞口大面積塌方,把里頭施工的戰士給悶住了。”屋里一陣驚愕。 “那時候國家困難吶,沒物資、沒設備,這隧道是靠戰士們用鋼釬和大錘一點一點地摳出來的。” “用鋼釬和大錘?”大李不解地問道。 “是啊!用鋼釬、大錘打炮眼兒,打好一排炮眼兒,才能炸掉一塊巖石,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往里推進。你們想想,這條三里長的隧道,要打多少個炮眼兒才能鑿通?”小年輕走過來補充道:“犧牲的二十多個戰友,大部分是師傅的老鄉,還有兩個是他的親戚呢。”老師傅扭過頭去,揉揉眼睛,屋里一片寂靜。過了一會兒,一個女同學悄悄地問道:“這么多人來這兒干活兒,每天都吃啥喝啥?” “我說了怕你們不信,那時候呀,吃的是腌菜烙餅,喝的是下面永定河里的水。” 小年輕又來插話:“師傅當年是鐵道兵,通車以后才轉業到地方。他沒有回老家,一個人在這兒當了巡道工。這些年,他經常給我念叨那些犧牲的戰友。” 靜靜的屋里一下又添了幾分肅穆,大家互相對視交流著,不時聽到女同學在竊竊私語。這時隊長站起來清清嗓子,挺直身子一本正經地說:“同學們,老師傅的話大家都聽清了,我們要發揚鐵道兵艱苦奮斗、勇往直前的優良傳統,學習工人師傅吃苦耐勞、堅守陣地的革命精神。今晚咱們就在這兒來一次‘學英雄,練紅心’的革命實踐活動。大家不會有意見吧?”旗手大李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,揮著拳頭呼起了口號: “向解放軍學習!”“向鐵道兵學習!”“向工人師傅致敬!” 老師傅一邊下炕,一邊擺擺手,對大伙兒說:“好了好了,我來做飯吧。讓你們嘗嘗這兒的腌菜烙餅。” “腌菜烙餅?”女同學不解地問道。 “哦,就是把面和軟了,把腌菜切碎了,裹一裹搟開了,在鐵篦子上烙熟了吃。” 女同學圍著老師傅,看他用筷子攪動著和面;小年輕從墻角的壇子里撈出一碗腌菜;男同學跟著忙起活兒來,切菜、燒水、沏茶;我和隊長去到外屋擺弄鋪板,安頓行李。一會兒工夫,食宿都有了眉目。 師徒倆是一邊做,一邊讓大家品嘗。等都做完了,這頓飯也就吃完了。 后來我才知道,這個“腌菜烙餅”是當地的特色小吃。也許是因為它制作簡便,風味地道就被老百姓沿用了。 老師傅收拾收拾土炕,轉過身來和隊長說:“我倆該去下夜巡道了,你安排大伙兒早點休息吧。”同學們見老師傅要走,都起身到門口送行。 沒等人家走遠,巡道房里又開始嘰咕起來。有人要上土炕,有人要睡鋪板,有人還要分吃帶來的干糧。 隊長說:“女同學到里屋,男同學在外屋。誰吃干糧誰到門口把邊兒。”大李順手把隊長和他的背包提起來往門口一放,解下那個干糧袋攥在手里。 外面天色蒙蒙,山野蒼蒼,一片寂寥。遠處黑黑的隧道里閃爍著忽明忽暗的電光。山下的永定河泛起道道粼光,嘩嘩的流水向著東方發出陣陣呼喚……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醉里乾坤大,壺中日月長。有人說,酒是好東西,可以喝;有人說,酒不是好東西,不能喝;也有人說,酒不好不壞,適量喝點,無益無害。市場經濟,商品社會,禁酒是不可能的,酒文化方興未艾。 “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” ,沒有酒就沒有文人豪放壯麗的詩篇;“醉里挑燈看劍,夢回吹角連營” ,沒有酒就沒有壯士慷慨悲壯的凱歌。從古至今,有許多帝王將相,才子佳人,文人墨客喜歡酒、贊美酒。 《史記·夏本紀》中說:“ (紂王)以酒為池,縣肉為林,使男女裸,相逐其間,為長夜之飲。 ”陶淵明不僅喜歡喝,而且贊美酒,喜歡飲酒作詩。 《宋書·隱逸傳》對陶淵明這樣記載:“潛不解音聲,而畜素無弦,每有酒適,輒撫弄以寄其意。貴賤造之者,有酒輒設,潛若先醉,便語客:我醉欲眠,卿可去。其真率如此。 ”李白對陶淵明的飲酒之道大為贊賞,用陶淵明的這個典故作了一首詩:“兩人對酌山花開,一杯一杯復一杯。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來。 ”陶淵明以《飲酒》為題的詩有20多首,其中有首《挽歌辭》 :“但恨在此時,飲酒不得足。 ”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在《酒德頌》寫道:“有大人先生者,以天地為一朝,萬期為須臾,日月為扃牖,八荒為庭衢。行無轍跡,居無室廬,幕天席地,縱意所如。止則操卮執觚,動則挈榼提壺,唯酒是務,焉知其余? ”再參觀一下古青銅器博物館,花樣繁多,大小不一的酒具,似乎古代中國人大鍋煮肉,大壇釀酒,大碗喝酒,感覺自從有飲食就有酒,酒的歷史與飲食文化一樣長。古人不但對酒具設計盡善盡美,對喝酒的環境、氛圍也十分講究。陶淵明飲酒,醉于菊花叢中;李白飲酒,舉杯邀月;建安文人常在清風朗月之中高臺暢飲,慷慨高歌;魏晉文人則喜聚竹林,浴日餐風,在鳥鳴溪唱中開懷痛飲。 李白斗酒詩百篇,武松醉酒打老虎,貴妃醉酒解千愁。人生難得幾回醉,古人對酒感悟很深,有詩、有情、有人生。“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” ,王維一曲《渭城曲》情真意切,千古流芳。明人曹臣的《舌華錄》中記載皇甫嵩醉得痛快、醉得灑脫之后的《酒論》 :“凡醉各有所宜,醉花宜晝,襲其光也;醉雪宜夜,清其思也;醉得意宜唱,宣其和也;醉將離宜擊缽,壯其神也;醉文人宜謹節奏,畏其侮也;醉俊人宜益觥盂加旗幟,助其烈也;醉樓宜暑,資其清也;醉水宜秋,泛其爽也。 ”飲酒之趣在酒外,越到后世,對飲酒的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。“醉月宜樓,醉暑宜舟,醉山宜幽,醉佳人宜微酡,醉文人宜妙令無苛酌,醉豪客宜揮觥發浩歌,醉知音宜吳兒清喉檀板。 ” “千秋懷抱三杯酒,萬里云山一水樓” ,文人之倡酒愛酒,多半是愛其風雅之情。中國古代,有許多有識之士不把酒視為純生理的口腹之事。“酒能益人,酒能損人” ,從倫理學、養生學的角度論述飲酒。魏晉時代,文人雅士嗜酒成風。三國孔融善飲,“高談驚四座,一日傾千觴” ,曹操禁酒,孔融上書力辯,終至獲罪;三國鄭泉嗜酒,臨終留言:一定要把我葬在陶器工場旁邊,百年之后尸身化成泥土,或許有幸被取材做成酒壺,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。周武王在《觴銘》中說:“樂極生悲,沉酒至非,社稷為危。 ”認為喝酒必須要節制,否則會殃及個人和家。蔡邕《酒樽銘》中指出,為了助成禮節而有節制地喝酒,不能過度,否則將導致道德敗壞,“酒以成禮,弗繼以淫,德將以荒,過則荒沉。 ”三國時期,文人王肅撰《家誡》專論酒事。他在文中指出,酒有助于成禮,酒品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舉止是否文雅有禮,飲酒適量,可以健體;舉酒相邀,頤養性情;舉觴歡飲,表達喜慶,互訴衷腸,融洽關系。王肅在文中說:宴飲客人,作為主人行酒適可而止,不能強人所難,作為客人,不能勉強喝酒,有人勸酒,你可以離席直跪。元代名人許名堂在《勸忍百箴》中說,鄭國的伯有由于嗜好飲酒,挖了一個地窖,晚上在里面飲酒,由此而被人殺死誤了大事,人不要自夸有鯨魚吞水的海量而甘當酒徒。蓋在酒壇上的布日久天長也會腐爛,酒箴上寫得明明白白。要說用酒糟腌過的肉能長期保存,這是瘋子的話。 縱觀歷史,可以看到很多君主都是由于沉溺于酒而斷送了江山,斷送了性命。窩闊臺南征北戰,東砍西殺,是威震天下的一員名將。當他登上大汗寶座之后,建萬安宮,修和林城,廣征美女,封為嬪妃,每餐喝得酩酊大醉,每晚在宮里歌舞升平。一向直言面諫的老臣耶律楚材實在看不下去,就拿著一件被酒腐蝕的盛酒用的鐵酒槽,來到酒醉剛醒的窩闊臺前,因勢利導地說:“萬歲明鑒,這般堅硬的鑄鐵,竟然被酒腐蝕爛了,酒的力量可謂大矣,一個人假如整天整夜地泡在酒里,會怎么樣,恐怕……”宮里一些投機鉆營、拍馬溜須的人,卻千方百計討好窩闊臺的喜歡,不僅陪喝酒,還把美女招來,新酒抬來,大汗整日處于醉生夢死。一天稍微清醒,帶領一批親信出外打獵。白天跑累了,晚上又是喝酒,又是看跳舞,到后半夜已經酩酊大醉。宮女侍候他躺下,第二天早餐沒有起來,午飯時還沒醒,侍衛們走進帳一看,他已踏上黃泉路,時年56歲。 佛教對酒是說一不二的嚴禁。佛教的戒律是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必須遵守的規矩,連在家生活的居士受五戒,其中飲酒戒是重要的一條。認為飲酒使人神不定,自律下降。出家修行的僧人受十戒,其中包括飲酒戒,認為飲酒有礙法性永恒不變的悟性。佛經《大薩遮尼干子經》云:“酒為放逸根,不飲閉惡道,寧使軀干枯,終不飲此酒。 ”佛教認為,酒是萬惡之源,飲酒會導致無窮的過患。《善惡所起經》中指出了飲酒的36種過失:資財喪失,眾病之門,生起爭斗,智慧漸寡,應得不得,縱得亦失,業際顛倒,縱色放逸,舍棄善法,行持非法,無慚無愧等。 《走向解脫》這本佛說做人、做事的經典中指出,有的人以酒自我麻醉,妄圖以瘋狂的行為轉愁為樂,這是白日做夢。嗜酒如命的人,離開了酒就無精打采,一看到酒就狂飲不休,直到爛醉如泥。他們的行為與瘋子無別,縱身裸露亦不覺羞恥;口中話碎,語無倫次,無人愿聽;心不知取舍,行無節制,在危險萬分的山、火、水、猛獸面前也無警覺;在路口處上吐下瀉,臟如臭糞,仰天而臥,猶如僵死;喜怒無常,時而大笑,時而大哭,言而無信,臉色憔悴,眼眶充滿淚水,鼻孔淌著濁涕,一切成為他人呵斥的來源。酒鬼們為何不反思一下,假如酒真的與歡喜不可分割,那人們的歡樂都應該從飲酒中來,不飲酒的人便永遠與快樂無緣了。 上世紀80年代,我在西藏哲蚌寺聽了一次高僧的說法。當講到飲酒問題時,他嚴肅地說,不單出家的比丘和沙彌,就連在家居士也不允許。酒為一切痛苦的根本,一切錯誤的根本,故應徹底斷絕。人世間的災禍常常并不發生在人們身處逆境之時,而是經常發生在稱心如意的順境之時,不管何人怎樣勸酒,猶如獸王獅子多么饑餓,根本不會食用嘔吐之物那樣對待。高僧還鄭重地說,眾比丘、眾沙彌,對信仰有著永恒不變的信心,要身體穩重如獅子,不受誘惑大威嚴;語言莊重如仙人,眾所信任且歡喜;性情穩重如珍寶,降臨自他之所欲。即使醫生說不飲酒必定會死去,持戒者也要寧愿舍棄性命,而拒絕飲酒。佛教對酒如此嚴厲,我讀了《大般若智慧明鏡》才搞明白,書中講了一個佛與魔的故事。佛教創立初期,一位高僧不僅信仰堅定,更致力于佛法的弘揚,成千上萬的信眾長年虔誠恭敬供奉。一個外道信仰的頭領心生嫉妒,招來一批外道傳播者,共商陰謀要敗壞佛教的信譽,他們采取損毀廟宇、擾亂法會、誹謗佛法等等手段,都沒有達到目的。其中有個善于幻化之術的道魔,想出了一招。把自己變成一個妙齡少女,打扮得花枝招展,牽了一只又大又肥的綿羊,提了一壺又醇又香的美酒,來到隱林叢中獨自修行的高僧面前說,今天在你面前擺著三條出路,要么你與我行不凈之事,要么你把這只綿羊給宰了,要么你把這壺酒喝下。高僧無奈,再三掂量,如果行邪淫會犯根本戒,若行殺生會墮惡趣界,看來只有喝下這壺酒,過了此關再懺悔吧。于是他就喝了酒。當酒精沖昏頭腦,失去理智,破了淫戒,又在美女的操縱下宰了綿羊,破了殺戒。可見飲酒的過患有多大,難怪佛教把飲酒視為一切罪惡的根源。 從現實來說,這酒似乎是魔鬼征服人類的最好手段,讓人類用親手釀造的酒灌醉自己,讓喝酒的人總是處于半醉半醒的狀態。這酒有時是生活乏味之后的調節劑,把一些人事之難,生活之苦,用酒來沖淡,讓人在酒的朦朧中忘卻種種,確切地說,酒中之趣不獨解愁避亂隱世,更多的人愛酒、品酒,要的是這份閑情,要的是淳樸的遺風,煥發真情、友情、豪情,讓酒滋潤枯萎的心田。無論甜言蜜語的誘惑,花言巧語的刺激,豪言壯語的抒情,自言自語的朦朧,不言不語的沉默,展現的都是酒使人獲得輕松與興奮,誘發人的情感語言,對酒談心,飲酒交心,以酒暖心,以心換心。清代明人黃周星對喝酒作了一個分析,他認為,喝酒原是為了求得一種精神的自由,是一種擺脫俗累的輕松,能飲而故意不飲者,自有其不飲之理,不能勉強;若僅是天性內向,態度拘謹之人,只要處一不拘禮節,隨意暢飲的氛圍中,也會受到感染,酒到酣處就無須勸了。倘若害怕酒后失言,不愿將真實自我袒露,自我封閉矯飾,那么“酒逢知己千杯少,話不投機半句多” ,勸又何益?這古人飲酒的分析淋漓盡致,恰如其分。今天,在一些宴請場合,把飲酒當作了爭強好勝、表現自己的場合,勸酒變成了灌醉對方,使喝酒漫無節制,不會喝醉的人被大聲勸喝聲,驚得膽戰心驚,魂飛魄散,飲酒之趣蕩然無存。在人類日常生活中,沒有比飲食更為重要的,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,“食必常飽,然后求美;衣必常暖,然后求麗;居必常安,然后求樂。 ”無論傳承酒文化,推廣酒消費,不能只求感官的滿足,飲食要講究養生、健康、長壽的目的。 說到自己與酒的關系,少年時期,入寺受了沙彌戒,視酒為罪惡。青年時期,先遇上“文革” ,碩大的家園被搗毀,所有的財物被抄走,年邁的父母挨批斗,別說喝酒,整天思考著怎樣變個戲法“脫胎換骨” ,怎么“剖腹挖心”重新做人。后來局勢緩和,喜從天降,一個好心人幫助在報社找了個藏文校對的工作,月薪28元,自己夠吃夠用,還可以省點孝敬父母,那時酒絕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華品。后來,時來運轉,不僅走上了正式工作崗位,還連連升級,似乎過早地得到了不該得到的,我知道榮譽和恥辱共生在一個根蒂上,就像生存和死亡同在一個人的生命里。權利的價值,待遇的誘惑,就像演戲般很快進入酒場的角色,仗權灌醉過別人,以顯威嚴;因權被人灌醉過,以溜須拍馬;也自己把自己灌醉過,以忘乎所以。親臨過什么叫酒場如戰場,胃潰瘍、酒精肝,不是聽說的,是自己的真實代價。現在,逐步邁入老齡,漸漸力不從心,飲酒自然克制。現在看到別人喝酒,酒不醉人人自醉,回想當年,不是后悔莫及,而是心驚肉跳,虧了即時限酒,好了胃潰瘍,消了酒精肝,還悟出一個道理:我們有幾千年釀酒史,特殊的地域氣候條件下,適當飲酒,暫時能驅寒暖身、舒筋活血;一些場合,適當飲酒,暫時能提振精神、活躍氣氛。除此之外說不出道理,這也算是我終于明白了的道理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QW155CW58PKM14
踏輕胡椒鴨湯頭試吃評測 》野炊料理指南,提升露營餐點的美味度踏輕洋蔥鴨露營必備食材 》露營野炊的經典料理,讓戶外午餐更豐富